欢迎来到焦作护理学校

当前位置:焦作护理学校 > 学校新闻

学校新闻

焦作护理学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5-05-11   来源:焦作护理学校  
 为深入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落实《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办学特色和专业实际,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组织论证,对接《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教职成厅函[2014]11号),特制订焦作护理学校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教育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的通知〉》进行修订。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一)专业名称:护理
 
(二)专业代码:720201
 
二、焦作护理学校入学要求
 
本专业实施全日制学历教育,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从2019年秋季开学起本专业学生均采取学年学分制管理办法。
 
三、修业年限
 
实施全日制学历教育,基本学制以3年为主。
 
四、职业面向
 
序号
 
对应职业
 
职业类别
 
岗位类别
 
等级证书
 
行企标准
 
1
 
护士
 
医疗卫生
 
临床护理
 
护士执业资格
 
 
 
参照国家
 
标准
 
2
 
护士、护理员
 
医疗卫生
 
社区护理
 
护士执业资格
 
3
 
护士
 
医疗救护员
 
医疗卫生
 
急救护理
 
护士执业资格
 
医疗救护员资格
 
4
 
护士
 
医疗护理员
 
医疗卫生
 
老年护理
 
护士执业资格
 
养老护理员资格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医疗、卫生、康复和保健机构等。培养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健康保健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专业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1、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重视护理伦理,自觉尊重护理对象的人格,保护护理对象的隐私;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医疗安全意识,自觉遵守有关医疗卫生的法律法规,依法实施护理任务;
 
(3)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珍视生命,关爱护理对象,减轻痛苦,维护健康;
 
(4)具有较好的护患交流与医护团队合作能力;
 
(5)具有从事护理工作的健康体质、健全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2、专业知识和技能
 
(1)具有护理专业相关的基础医学知识和技能;
 
(2)具有基础护理的理论知识,规范、熟练的护理操作能力;
 
(3)具有临床护理基本理论知识,规范、熟练的护理操作能力;
 
(4)具有以护理对象为中心,解决常见护理问题和安全给药的能力;
 
(5)具有病室和护理对象管理的基本能力;
 
(6)具有初步开展社区护理、进行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的能力;
 
(7)具有对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进行评估并实施护理的能力;
 
(8)具有初步对传染病预防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能力。
 
专业技能方向——急救护理
 
(1)具有急救护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具有初步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基本能力;具有操作呼吸机、心电监护仪、除颤仪等仪器的能力。
 
专业技能方向——社区护理
 
(1)具有社区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2)具有进行社区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3)具有对社区常见慢性病和传染病患者进行社区管理与护理的能力。
 
专业技能方向——老年护理
 
(1)具有老年生理、心理、日常生活护理等方面的知识;
 
(2)具有对老年人进行健康评估,对老年常见病进行防治与护理的基本能力;
 
(3)具有对老年人进行自我保健指导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历史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毕业实习等多种形式。
 
(一)公共基础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1
 
职业生涯规划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开设,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2
 
职业道德与法律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开设,旨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3
 
经济政治与社会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开设,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4
 
哲学与人生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开设,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5
 
语文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开设,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6
 
数学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开设,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7
 
英语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开设,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8
 
信息技术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开设,本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掌握Windows的使用方法和Windows环境下文字录入,文本编辑、排版等操作,表格构造、数据计算,幻灯片的制作,熟练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方法;了解计算机网络及因特网(Internet)的初步知识。
 
9
 
体育与健康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设,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10
 
公共艺术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标准》开设,基础模块包括音乐与美术,拓展模块包括满足学生艺术特长发展和兴趣爱好、职业生涯发展和传承民族传统艺术等多元化需求内容。
 
11
 
历史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开设,学习这门课程能让学生学会一种思维--历史思维。掌握一种本领--鉴古知今,养成一种品格--砥砺气节。
 
(二)专业(技能)课
 
1、专业核心课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1
 
解剖学基础
 
了解人体组成的结构层次;掌握人体胚胎发生、发育的基本过程;掌握人体各系统主要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关系及体表投影;能认识人体主要器官的标本,识别人体重要脏器的体表标志;能识别和判断人体结构是否正常。
 
2
 
生理学基础
 
了解人体与环境的统一关系、人体各系统间的功能联系;掌握重要生命现象的基本过程、人体各主要器官、系统的功能和调节;能运用生理学知识解释正常的生命现象;能识别和判断人体功能是否正常。
 
3
 
药物学基础
 
掌握临床常用药物的种类、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事项、用法、联合用药原则及配伍禁忌等;能进行安全给药;能进行临床用药的咨询和指导。
 
4
 
护理学基础
 
了解护理学的护理理论和相关理论;掌握常用基础护理技术及操作规程;能规范、熟练地对护理对象实施基础护理;能使用常用器械、仪器和设备;能书写护理相关文件。
 
5
 
健康评估
 
了解心电图检查、影像检查和护理病历书写;掌握健康史评估、心理评估、社会评估和身体评估的主要内容和评估方法;掌握异常体征及常用实验室检查异常结果的临床意义;能初步进行健康资料采集;运用视、触、叩、听技能对被评估者进行身体评估;能进行心电图描记,并能识别常见异常心电图。
 
6
 
 
 
 
 
内科护理学
 
了解内科常见疾病的概念,熟悉内科常见病患的护理问题,掌握内科常见病的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具有对内科常见病患者的病情变化、心理变化和治疗反应进行观察和初步分析及处理能力,能正确书写内科护理记录,能配合医师对内科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抢救,能配合医师实施内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能运用内科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和人际沟通技巧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保健服务,开展健康教育。
 
7
 
外科护理学
 
了解外科有关疾病的概念,熟悉手术室基本工作内容,熟悉外科常见病的处理原则,熟悉外科常见病的护理问题;掌握外科常见病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掌握外科常见急危重症的救护原则和方法,能配合医师对外科危急重症患者进行抢救,具有初步管理手术室和配合常见手术的能力,能运用外科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和人际沟通技巧,向个体、家庭及社区提供保健服务,开展健康教育。
 
8
 
妇产科护理学
 
熟悉妇产科常见病的护理评估、护理问题,掌握妇产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妇产科常见病的护理措施,能配合医师对妇产科常见危急重症患者实施抢救,能配合医师正确地进行妇产科主要护理操作,能运用妇产科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和人际沟通技巧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保健服务和健康教育。
 
9
 
儿科护理学
 
了解小儿生长发育知识;掌握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等护理评估、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和护理评价;能初步运用护理程序发现和解决护理问题,评价护理结果;能应急处理和配合医师抢救儿童急危重症患者;能进行儿童常用专科护理技术操作;能使用儿科常用器械、仪器和设备;能对儿童生长发育进行评价,并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2、专业(技能)方向课
 
(1)急救护理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1
 
急救护理技术
 
了解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熟悉院外急救的概念、任务和管理,掌握院外急救及护理,掌握医院急诊科管理,掌握常见危急重症患者的病情观察、救治原则及护理,能正确实施常用急救护理技术。
 
2
 
重症监护技术
 
了解重症监护的护理管理工作,熟悉重症监护护理的工作范围和工作内容,掌握重症监护的常用技术及相关知识,能进行心电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心电图机和除颤仪等仪器的基本操作。
 
(2)社区护理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1
 
 
 
社区护理
 
熟悉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和工作方法,熟悉社区环境中影响健康的因素和疾病三级预防策略,掌握不同人群社区护理工作的要点,掌握慢性病和传染病患者的社区管理和护理要点。
 
2
 
健康教育
 
熟悉健康教育传播与传播技巧,掌握健康教育计划的设计、实施与评价,掌握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处方,能初步进行健康咨询。
 
(3)老年护理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1
 
 
 
老年护理
 
熟悉老年人各系统的老化特征和老年人的心理变化特点,掌握老年人健康评估的方法和内容,掌握老年人的日常护理、安全用药原则,掌握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及护理,掌握老年人的临终护理,掌握老年各系统常见病的临床特点和护理措施。
 
2
 
老年保健
 
了解老年保健的概念、服务对象的特点,熟悉老年保健的原则、任务和策略,掌握老年人自我保健的措施和行为促进。
 
3、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1)病理学基础(301)
 
(2)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302)
 
(3)护理管理(303)
 
(4)护理伦理(304)
 
(5)中医护理(305)
 
(6)卫生法律法规(306)
 
(7)精神护理(307)
 
(8)营养与膳食(308)
 
任意选修课
 
(1)中国传统文化(309)
 
(2)太极拳(310)
 
(3)演讲与口才(311)
 
(4)音乐鉴赏(312)
 
(5)美文赏析(313)
 
(6)人际沟通(314)
 
(7)心理健康(315)
 
(8)其他
 
4、综合实训
 
综合实训包括教学见习及综合技能训练。教学见习旨在使学生熟悉医院环境及临床、护理工作内容。综合技能训练旨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基本理论知识并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提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
 
5、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岗位工作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认真落实国家《护士条例》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同时,保证学习岗位与本专业面向的岗位群一致,并覆盖执业准入标准的内容。
 
第三学年安排毕业实习,分别安排在医院、妇幼保健院、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等。临床护理、急救护理原则上要求为县级以上教学医院或综合性医院。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基本要求
 
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累计假期12周,周学时一般为28学时,毕业实习按每周30小时(1小时折合1学时)安排,3年总学时数为2976。课程开设顺序和周学时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小幅度调整。
 
18学时为1学分,3年制总学分不得少于170分。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以1周为1学分,共5学分。
 
 
 
(二)教学进程安排表
 
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课程性质
 
课程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期课程安排
 
考核学期
 
考核
 
方式
 
 
 
 
 
 
 
18周
 
18周
 
18周
 
18周
 
18周
 
18周
 
 
公共基础课
 
101
 
思想政治课(职业生涯规划)
 
2
 
36
 
 
 
 
 
 
 
1
 
考试
 
102
 
思想政治课(职业道德与法律)
 
2
 
36
 
 
 
 
 
 
 
2
 
考试
 
103
 
思想政治课(经济政治与社会)
 
2
 
36
 
 
 
 
 
 
 
3
 
考试
 
104
 
思想政治课(哲学与人生)
 
2
 
36
 
 
 
 
 
 
 
4
 
考试
 
105
 
语文
 
 
144
 
 
 
 
 
 
 
1、2、3、4
 
考试
 
106
 
数学
 
 
144
 
 
 
 
 
 
 
1、2、3、4
 
考试
 
107
 
英语
 
8
 
144
 
 
 
 
 
 
 
1、2、3、4
 
考试
 
108
 
计算机应用基础
 
 
72
 
 
 
 
 
 
 
1
 
考试
 
109
 
体育与健康
 
8
 
144
 
 
 
 
 
 
 
1、2、3、4
 
考查
 
110
 
公共艺术
 
2
 
36
 
 
 
 
 
 
 
1、2
 
考查
 
111
 
历史
 
2
 
36
 
 
 
 
 
 
 
1、2
 
考试
 
小计
 
48
 
864
 
 
 
 
 
 
 
 
 
 
 
 
 
 
 
 
 
 
 
 
 
 
 
 
 
 
 
 
 
201 
 
解剖学基础
 
6 
 
84
 
 
 
 
 
 
 
1 
 
考试
 
202
 
生理学基础
 
4
 
60
 
 
 
 
 
 
 
2
 
考试
 
203
 
药物学基础
 
4
 
72
 
 
 
 
 
 
 
3、4
 
考试
 
204
 
护理学基础
 
8
 
144
 
 
 
 
 
 
 
1、2
 
考试
 
205
 
健康评估
 
3
 
54
 
 
 
 
 
 
 
3
 
考查
 
206
 
内科护理学
 
7
 
126
 
 
 
 
 
 
 
3、4
 
考试
 
207
 
外科护理学
 
8
 
144
 
 
 
 
 
 
 
3、4
 
考试
 
208
 
妇产科护理学
 
4
 
72
 
 
 
 
 
 
 
3
 
考试
 
209
 
儿科护理学
 
2
 
36
 
 
 
 
 
 
 
4
 
考试
 
小计
 
46 
 
792 
 
 
 
 
 
 
 
 
 
专业(技能)方向课
 
急救护理方向
 
210
 
急救护理技术
 
2
 
36
 
 
 
 
 
 
 
4
 
考试
 
211
 
重症监护技术
 
2
 
36
 
 
 
 
 
 
 
3
 
考查
 
小计
 
4
 
72
 
 
 
 
 
 
 
 
 
社区护理方向
 
212
 
社区护理
 
2
 
36
 
 
 
 
 
 
 
4
 
考试
 
213
 
健康教育
 
1
 
18
 
 
 
 
 
 
 
3
 
考查
 
小计
 
3
 
54
 
 
 
 
 
 
 
 
 
老年护理方向
 
214
 
老年护理
 
2
 
36
 
 
 
 
 
 
 
4
 
考试
 
215
 
老年保健
 
1
 
18
 
 
 
 
 
 
 
3
 
考查
 
小计
 
3
 
54
 
 
 
 
 
 
 
 
 
 
专业选修课
 
 
 
 
 
 
 
 
 
 
 
 
考查
 
公共选修课
 
 
 
 
 
 
 
 
 
 
 
 
考查
 
合计
 
 
 
 
 
 
 
 
 
 
 
 
 
顶岗实习
 
60
 
1080
 
 
 
 
 
 
 
 
考试
 
入学教育、军训
 
4
 
60
 
2周
 
 
 
 
 
 
 
 
周学时数
 
 
 
28
 
28 
 
28 
 
28 
 
 
 
 
 
合计
 
168 
 
2976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依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等文件提出有关要求。本专业共配备专业课教师67人,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其中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37人; 建立“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其中双师型教师40人(60%)。 全体专任教师具有本专业或相应专业本科学历,并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获得本专业相关工作岗位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专业带头人具有高级职称和高级以上职业资格,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在专业改革发展中起引领作用。教师业务能力能够适应行业发展需求,了解医院发展现状,参加医院实践和技术服务。专任教师每年确保3个月进入医疗机构进行挂职或调研。聘请行业具有中级或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参与学校授课、讲座等教学活动。
 
1、专业带头人的基本要求
 
具有较高的职业教育认识能力、专业发展方向把握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研教改能力、学术研究尤其是应用技术开发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能带领专业建设团队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层次化、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2、专任教师、兼职教师的配置与要求
 
专任教师、兼职教师的配置与要求
 
序号
 
课程名称
 
专任教师
 
兼职教师
 
数量
 
要求
 
数量
 
要求
 
1
 
解剖学基础
 
6
 
理实一体化
 
1
 
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
 
2
 
生理学基础
 
4
 
 
3
 
药物学基础
 
2
 
1
 
4
 
健康评估
 
内科护理学
 
8
 
双师型
 
理实一体化
 
4
 
具备实践项目经验
 
5
 
外科护理学
 
6
 
4
 
6
 
妇产科护理学
 
3
 
2
 
7
 
儿科护理学
 
3
 
1
 
8
 
护理学基础
 
急救护理技术
 
重症监护技术
 
9
 
4
 
9
 
社区护理
 
健康教育
 
3
 
1
 
10
 
老年护理
 
老年保健
 
3
 
2
 
(1)本专业的专任教师应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及以上学校的教师任职资格。
 
(2)本专业生师比达到20:1。
 
(3)本专业课程中的30%以上授课任务由经过护理专业系统培训、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和一定实践经验的专任教师担任。
 
(4)根据专业教学需要,聘请20名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兼职专业教师具有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中级技术职称,从事护理专业实践工作5年以上;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总量比例达到30%。
 
(5)每年安排10名专业教师进行护理专业技术实践。
 
(6)“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60%。
 
(二)教学设施
本专业应配备教室、校内实训实习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实习场所包括基础实验室、基础护理实训室、内科实训室、外科实训室,模拟手术室、助产技术实训室、母婴护理实训室、儿科护理实训室、妇科护理实训室,主要设施设备及数量见下表。
 
(按每教学班50人标准配备)
 
序号
 
实训室名称
 
主要工具和设施设备
 
 
名称
 
数量(生均台套)
 
 
 
基础护理实训室
 
 
 
 
 
 护士站
 
1个/模拟病区
 
 
多功能病床(配全套床上用品及床头柜、床旁椅等)
 
1张/4生组
 
 
多功能护理床
 
2张/实训室
 
 
无菌技术操作用物
 
1套/4生组
 
 
隔离技术用物
 
1套/4生组
 
 
护理模拟人
 
1个/4生组
 
 
压疮仿真模型
 
1个/10生组
 
 
口腔护理牙模型
 
1个/10生组
 
 
头发护理用物
 
1套/5生组
 
 
洗胃模型
 
1套/5生组
 
 
女性导尿模型
 
1个/5生组
 
 
男性导尿模型
 
1个/5生组
 
 
灌肠模型用物
 
1套/5生组
 
 
皮内注射模型
 
1个/4生组
 
 
皮下注射模型
 
1个/5生组
 
 
肌内注射模型
 
1个/4生组
 
 
静脉注射模型
 
1个/4生组
 
 
输液泵
 
3台/20生组
 
 
心肺复苏模型或复苏安妮
 
3台/20生组
 
 
洗胃机
 
2台/实训室
 
 
电动吸引器
 
2台/实训室
 
 
壁式吸氧装置
 
1套/实训室
 
 
给氧装置
 
1套/实训室
 
超声雾化吸入器
 
1个/10生组
 
手提式高压蒸汽灭菌器
 
1个/实训室
 
紫外线灯
 
1个/实训室
 
治疗车
 
1台/10生组
 
治疗盘
 
1个/4生组
 
发药车
 
1台/20生组
 
抢救车
 
1台/20生组
 
平车
 
1台/20生组
 
轮椅
 
1台/20生组
 
担架
 
1台/20生组

妇产科护理
 
实训室
 
 
女性骨盆模型
 
1个/4生组
 
女性骨盆附生殖器官模型
 
1个/4生组
 
孕妇检查模型
 
1个/4生组
 
骨盆外测量器
 
1个/4生组
 
多普勒胎心监护仪
 
1台/实训室
 
胎心监护仪
 
1台/实训室
 
分娩机制示教模型
 
1个/10生组
 
会阴冲洗用物
 
1套/4生组
 
会阴切开缝合技能训练模型
 
1套/4生组
 
会阴缝合包
 
1个/4生组
 
产床
 
1张/10生组
 
产包
 
1个/4生组
 
新生儿辐射保暖台
 
1台/实训室
 
急救车
 
1台/实训室
 
手术台车
 
1台/实训室
 
婴儿体重秤
 
1台/实训室
 
新生儿窒息抢救设备
 
1套/10生组
 
新生儿咽喉镜
 
1套/10生组
 
吸氧设备
 
1套/10生组
 
胎头吸引器
 
1套/10生组
 
产钳
 
1套/10生组
 
新生儿脐带处理模型
 
1套/4生组
 
妇科检查床
 
1张/5生组
 
妇科检查模型
 
1个/4生组
 
阴道灌洗用物
 
1套/4生组
 
阴道及宫颈给药用物
 
1套/4生组
 
坐浴用物
 
1套/4生组
 
人工流产手术器械包
 
1个/4生组
 
人工流产子宫模型
 
1个/4生组
 
负压吸引器
 
1台/实训室
 
女性宫内避孕训练模型
 
1台/4生组
 
放取环包
 
1个/4生组
 
输卵管结扎包
 
1个/4生组
 
刮宫包
 
1个/4生组
 
妇科检查床
 
1张/5生组
 
妇科检查模型
 
1个/4生组
 
阴道灌洗用物
 
1套/4生组
 
阴道及宫颈给药用物
 
1套/4生组
 
坐浴用物
 
1套/4生组
 
人工流产手术器械包
 
1个/4生组
 
人工流产子宫模型
 
1个/4生组
 
负压吸引器
 
1台/实训室
 
女性宫内避孕训练模型
 
1台/4生组
 
放取环包
 
1个/4生组
 
输卵管结扎包
 
1个/4生组
 
刮宫包
 
1个/4生组
 
 
 
母婴护理
 
实训室
 
 
 
 
 
 
 
宫底高度检查模型
 
1个/10生组
 
足月胎儿模型
 
1个/10生组
 
患者床
 
1张/10生组
 
实验台
 
1个/4生组
 
处置车
 
1台/4生组
 
婴儿预防接种包
 
1套/4生组
 
新生儿洗浴用品
 
1套/4生组
 
新生儿脐部护理用物
 
1套/4生组
 
新生儿抚触物品
 
1套/4生组
 
 
 
 
 
 
 
 
 
 
 
 
 
4
 
 
 
 
 
 
 
 
 
 
 
 
 
儿科护理
 
实训室
 
台式体重秤
 
1台/5生组
 
高级婴儿头部综合静脉穿刺模型
 
1套/4生组
 
立式体重秤
 
1台/20生组
 
身长测量仪
 
1台/20生组
 
新生儿沐浴设备及用物
 
1套/4生组
 
婴儿盆浴用物
 
1套/2生组
 
鹅颈灯
 
1台/20生组
 
头皮静脉输液模型
 
1个/4生组
 
蓝光箱
 
1个/10生组
 
早产儿保温箱
 
1个/10生组
 
高级婴儿护理模型
 
1具/10生组
 
婴儿护理模型
 
1个/2生组
 
 
 
 
 
 
 
5
 
 
 
 
 
外科护理实训室
 
多功能创伤护理模型病人
 
2具/示教室
 
局部创伤模型
 
1具/10生组
 
换药车
 
3台/20生组
 
闭式引流拔管护理换药模型
 
3套/20生组
 
气管切开护理模型
 
3套/20生组
 
瘘管造口术护理仿真模型
 
3具/20生组
 
胃肠减压器
 
1个/2生组
 
 
 
 
 
6 内科护理实训室
 
智能化胸腹部检查教学系统(教师机)
 
1套/实训室
 
智能化胸腹部检查教学系统(学生机)
 
10套/实训室
 
人工呼吸机
 
2台/示教室
 
心电监护仪
 
2套/示教室
 
心电图机
 
2台/实训室
 
各种穿刺模拟人及穿刺包
 
3套/20生组
 
校外实训基地有武陟县人民医院、武陟县济民医院、武陟县中医院、武陟县精神病医院、焦作护理学校附属医院等相对固定的实训基地、实习单位和实施产教结合的场所,能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所有实训、实习项目。
 
(三)教学资源
选用国家规定的中职教材,校图书馆配备相关专业类图书和文献资料,适应教学需要和学生操作需要的多媒体教室和数字资源。
 
(四)教学方法
采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突出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案例分析或项目活动中熟悉护理专业中各行业各类职业岗位的相关业务流程和操作技能。为充分突出我校的护理特色,真正让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特采用“小班制、分组教学法”,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为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五)学习评价
严格执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主线,努力做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多元化,注意吸收行业企业参与。
 
1、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自我评价、远程专家评价相结合。
 
2、评价方式多元化:小组评价、校内与校外评价相结合、职业技能鉴定与学业考核相结合。开卷闭卷相结合;口试、笔试、面试相结合;知识测试和技能考核相结合等。
 
3、评价过程的多元化: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专业考核评价表
 
序号
 
类别
 
课程
 
考核要求
 
1
 
专业核心课
 
解剖学基础
 
①平时成绩采用过程评价方式考核,过程评价占40%;
 
②期末考核60%。
 
③实践操作课以理论+技能考核为主。
 
2
 
生理学基础
 
3
 
药物学基础
 
4
 
护理学基础
 
5
 
健康评估
 
6
 
内科护理
 
7
 
外科护理
 
8
 
妇产科护理
 
9
 
儿科护理
 
6
 
专业技能
 
方向课
 
急救护理方向
 
急救护理技术
 
重症监护技术
 
①平时成绩采用过程评价方式考核,过程评价占40%;
 
②期末考核方式建议
 
以技能考核方式为主,可以是上机考试、实训操作作等。
 
③期末考核占60%。
 
7
 
8
 
9
 
社区护理方向
 
社区护理
 
健康教育
 
10
 
老年护理方向
 
老年护理
 
老年保健
 
11
 
12
 
专业选修课(限定)
 
病理学基础
 
①平时成绩采用过程评价方式考核,过程评价占40%;
 
②期末考核占60%。
 
13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14
 
卫生法律法规
 
15
 
护理伦理
 
16
 
中医护理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
 
班级                   学号                  姓名              
 
项目
 
内涵(A)
 
评定分级
 
A
 
B
 
C
 
D
 
 
 
 
 
思想
 
品德
 
(20分)
 
职业道德
 
(8分)
 
热爱专业,有高尚的思想情操;有责任心、同情心和爱心;尊重患者
 
8
 
5
 
2
 
2~0
 
奉献精神(6分)
 
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乐于奉献,积极参加与社会活动
 
6
 
4
 
2
 
2~0
 
遵守规范(6分)
 
自觉守法,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记录,无任何违纪行为
 
6
 
4
 
2
 
2~0
 
 
 
 
 
人文素养(20分)
 
人文知识(8分)
 
选修2~3门以上人文课程,参加人文讲座≥2次/学期;有较强的人文知识应用能力
 
8
 
5
 
2
 
2~0
 
人际关系(6分)
 
能与人和谐相处,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
 
6
 
4
 
2
 
2~0
 
创新意识(6分)
 
积极寻求新知识,有评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意识
 
6
 
4
 
2
 
2~0
 
职业形象(20分)
 
仪表(6分)
 
服饰朴实、清洁,仪容大方,姿态文雅
 
6
 
4
 
2
 
2~0
 
语言(6分)
 
语言温和,表达清晰,符合伦理道德
 
6
 
4
 
2
 
2~0
 
沟通(8分)
 
有较强的沟通能力
 
8
 
5
 
2
 
2~0
 
专业能力(20分)
 
专业知识(10分)
 
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和必要的护理理论知识
 
10
 
6
 
2
 
2~0
 
实践能力(10分)
 
有较强的实践技能,能较熟练地应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
 
10
 
6
 
2
 
2~0
 
身心素质
 
(20分)
 
身体素质(10分)
 
坚持体育锻炼,身体健康,完全能胜任工作
 
10
 
6
 
2
 
2~0
 
心理素质(10分)
 
心理健康,情绪稳定
 
10
 
6
 
2
 
2~0
 
                     合      计
 
 
说明:①每项必须而且只能填写一个评价等级,用“√”填在相应空格内;②总得分≥90分为A级,得分在75~89之间为B级,得分在60~74之间为C级,得分≤59分为D级
 
毕业实习要进行出科考核,毕业考试科目有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
 
外科护理或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科目。考试形式分:出科理论考试和出科操作考核。出科理论考试方法是理论试卷,出科操作考核评定方法是毕业实习手册 。
 
(六)质量管理
1、教学要求
 
(1)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教学要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基于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定位,重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创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为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专业技能课
 
专业技能课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护理专业理论知识、较熟练的岗位技能操作能力,使学生具有就业能力。课程教学内容要紧密联系护理岗位能力要求,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大道执业护士资格的要求;课程教学模式要依据护理岗位能力需求,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提倡项目教学、案例教学、问题教学、标准化病人、角色扮演、情景教学、信息网络教育技术等,强调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教学见习,使学生熟悉医院环境及临床、护理工作内容;开展技能考核、技能竞赛等,提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
 
2、教学管理
 
焦作护理学校坚持“德技并重”的培养原则,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职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首先要培养学生做守法合格的公民,其次培养学生掌握一技之长的本领。学校应立德树人,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
 
(2)制定并完善各环节的规章制度
 
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到学校的各种评价考核制度,各个环节的规章制度应该严格质量标准,认真执行落实标准,依靠制度管理约束师生的行为。应积极探索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和特点的考核形式、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有效地促进教学。
 
(3)加强实训基础设施和实训室的建设管理
 
中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技能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学校要随着社会发展和企业需要更新教学基础设施,提高实训课的开出率,走产教研相结合的道路,探索职业教育的新模式。
 
(4)积极推行新型教学方法
 
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使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注重实际工作任务情境的模拟,推广以行动导向为主的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等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九、毕业要求
焦作护理学校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修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时学分(具体实施参照《    市中等职业学校学分制管理使用手册》),完成规定的教学活动,毕业时应达到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要求。毕业要求应能支撑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
 
     护理专业是焦作护理学校的核心专业,护理专业的教学非常严谨!必须要对病人负责对自己的护士职业道德和荣誉负责!!!



本文来源:河南卫校网https://www.hnszyjy.com/
本文标题:焦作护理学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本文地址:http://la.hnszyjy.com/news/itemid-15973.s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新闻
微信二维码